首頁 特別專題 〉 橋本LULU

融化在童年裡那一個自我的人

橋本LULU

在實踐中重塑象徵的原型

文:朱介英 圖片提供:小牧仁美

「我們精神的想像力在兩個迥然不同的軸上展開,一種想像力在新生事物前面發生了飛躍,它嬉戲於彩色繽紛、五花八門及意料之外的事情當中……。另一種想像力深挖存在的本質,它欲在存在中既找到原初的東西,也找到永恆的東西。」(Bachelard, Gaston. 2017:1)加斯東.巴什拉在他的著作《水與夢:論物質的想像》中開頭就是這一段話,深深地吸引著讀者不得不一口氣讀完。當我們走在都會街道上看到一個想像的意象展現眼前,而這個意象是以角色為單位,不管這個角色與現實生活四周有多大距離,或與你我彼此之間有多少隔閡,它活生生地跟每個行人一樣躊躇於街頭,陌生卻又熟悉地直接從眼簾走入心靈深處,你可以感受到這種心靈上的撞擊,不同凡響。

大約在2017年夏天,東京原宿街頭突然出現一位活生生的球體關節娃娃(Ball-joint doll),有時候長髮飄逸,有時候短髮瀟灑,有時候瀏海雋秀,有時候髮辮輕甩,顏色變化多端的流雲下面是一副可愛、清秀、嬌羞答答、欲語還休的青少年女孩玩偶臉孔,穿著時尚年輕時裝,兀自流連於人們聚集之處,吸引許多行人目光。這個可愛的動漫娃娃,四肢有著鮮明的球體關節痕跡,很容易地讓人區別出來她屬於BJD造型娃娃,這位美少女娃娃名叫橋本ルル(Hashimoto Lulu),她如夢似幻的意象一出現,立刻引起全世界時尚圈、青少年生活圈、藝術圈的關注,很快地藉著臉書、Instagram、YouTube、LINE……等網路社群軟體的推波助瀾傳遍全世界。這位活體美少女人偶在日本誕生,就跟動漫文化、角色扮演(Cosplay)在東北亞這個特殊的文化國度領先群倫一樣,一點都不足為奇。

要為日本誕生且領先全世界青少年時尚風潮下一個註解,涉及非常複雜的因素,有時代發展、消費文化風格演變、人文地理特徵、社會集體潛意識解構、擬象符號崇拜等背景,讓青少年創意得以尋找一個進入平行世界的「蟲洞」,從內宇宙被壓抑的文化厚膜缺口中穿越而出;先從文化交流最緊密的資本主義環太平洋亞洲諸國滲透,瞬間傳遍全世界青少年意識網路圈,讓大人震驚,也讓小孩趨之若鶩。本刊特別採訪這一位橋本ルル本尊,探索她創造出充滿吸引力的球體關節人偶心路歷程,並以Hashimoto Lulu為文本,從幾項心理分析的觀點探索現代青少年文化現象內層的心靈真實面,包括面具、陰影、轉化與象徵等精神原型進行詮釋,為這種被威權社會斥之為「次文化」現象平反。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五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