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別專題 〉 角色扮演 Cosplay

翻客文化黑五類 Black Five of Kultur des Volkes

角色扮演 Cosplay

青少年次文化文本:尋找我的生活以詮釋我的夢

製作:本刊編輯部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在她的首部長篇小說《贊助人》(The Benefactor)中藉著主角西波萊特(Hippolyte)的自我獨白中說道:我並非尋找我的夢以詮釋我的生活,而是尋找我的生活以詮釋我的夢(Walker, Susan. 1978:447 ~450)。這一句耐人深省的話,其實正在呈現現代人的自我與原我、意識與潛意識、真實與夢幻之間的微妙對峙,人活於世經常處於真實與虛幻的境域當中而不自知,表面上人們各種活動面相好似完全沈湎於真實世界,與外在社會互動無間;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從人的行為與後面潛藏的動機相對照之下,不難發現人們透過五官去與世界對峙時,他們所看到的往往是自己想看的,他們所聽到的往往是自己想聽的,他們所碰觸到的往往是自己想碰觸的,他們所聞的往往也是自己想聞的,他們所說的也是來自自身所認知的;而這個世界充滿著個人不想聽、不想看、不想說、不想聞、不想碰的禁忌,所以真話往往變成假話,夢幻反而更接近真實。

人類心靈領域是一片毫無理則的混沌空間,瞬息萬變,在人們的潛意識裡面,從小到大一直累積起來的沉澱物是精神倉庫中唯一的無形財產,這些黏附於腦海裡面的稠狀物在認知空間裡不時地左右了人們的意志,尤其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從社會常規中退隱出來」的狀態,事實是這一批稠狀物在人們遭遇到生存挫折時起了作用,使得人們產生很想脫離存在諸種壓力的意願,當心理學尚未發展出來的時代,這種退縮的行為常被歸類於與憂鬱症、精神官能症類似的疾病,當佛洛伊德提出潛意識概念後,我們才發覺原來這個神秘空間隱藏著許多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中的衝突情結,而這個情結其實是文化的底蘊。

文化是什麼,社會學家經常會去為文化做許多註解,不過各種註解都依著不同的觀點而產生不同的解答,從社會學觀點來看,我們可以說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實踐;從集體潛意識觀點來看,文化是一種個人與集體互相妥協的習癖;從腦神經科學觀點來看,文化是前塵往事的想像空間,換句話說,文化是一種集體心靈空間裡的歷史再現;在談到「角色扮演」(cosplay)之前,不得不先對這個讓人費思量的議題做個耙梳。

相信每個人在成長的階段必然會興起一個非常普通的問題,在這個由時間、空間和自我認同所構成的三維世界中,我是誰?為何來到這個世界?怎麼來的?於是大人們總是會創造一個迷糊的童話世界去避開令人尷尬的話題,年事漸長,青春期屆臨,情慾在體內蠢蠢欲動之際,人們才驚覺原來身體裡面竟然隱藏著神奇的賀爾蒙在作祟。此刻,我是誰或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問題,可能會轉變成我曾經是誰、我們將會是誰,或是我希望是誰。趙靜蓉說過一句話:因為每個人都來自過去的歲月,「我們曾經是誰」決定了「我們是誰」以及「我們將會是誰」 。(趙靜蓉,2009:6)

我們是誰
我們一出生便進入這個社會,沒有人可以自外於這個世界,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自我來自於別人怎樣觀看的反映,所以精神分析學家賈奎斯.拉岡(Jacques Lacan, 1901~1981)提出「鏡像階段」(mirror stage)理論來詮釋人格的形成原理,也反應了佛洛伊德所提的人格形成在幼年時期便已經奠定了基礎;小時候的經驗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五官以及第六種精神感應在肥沃的潛意識裡種下種子,在家庭呵護下成長,所以青少年階段面臨著進入另一個社會階段(學校)學習如何在團體社會中自處與相處之道,小時候的「我是誰」在長大後變成「我們是誰」,認知我在我們之間的位置,現實社會包括學校、同學、朋友、社群,進而認清族群、國家、民族、世界等各種層次是屬於大區塊,至於生活親密的小集團以及自我則是社會的小區塊,大區塊的生活實踐被歷史定位為文化,小區塊的生活實踐則被稱為次文化,我們是誰以及我是誰便被集體給制約化。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家是最初始的社會結構,襁褓時期在母親的懷裡舒適地吸吮著營養而成長,跟胎兒時期靠母親的胎盤孕育生命類似,當爸爸走進視覺時,三人成眾社會結構形成,然後有兄弟姊妹、祖父母、親戚們介入,周遭的聲音、樣貌、對自己的觀看,便無形中轉化為記憶存進潛意識記憶體裡,家人成為自我認知及學習對象。緊接著成長到就學年齡進入學校,社交圈開始擴大,不同的認知圈便呈現同心圓的方式擴散開來,此刻除了家人之外,又開始形成一個自我認知與互相融會的群體,包括親人、朋友,以各種不同的型態發展,如朋友圈、社交圈、社團團體、俱樂部、藝術圈、美術圈、文藝圈等,這些集群活動在生活中適度地記錄著鮮活的樣貌,集合起來其實總稱為文化,個體是文化的原生質。

我們創造文化,我們卻又生活在文化裡,我是誰,我曾經是誰,或是我將會是誰,三種面相便交互在記憶體中貯存,並整合成為生存理則;我站在現在這個時間的中心點,我在過往的時間裡曾經是誰,我將會是誰則還在遠遠的未知等待著。我們在文化裡面潛行,我們大腦機制裡為我們安排了一條通往「柏拉圖的洞穴」的神秘小徑。柏拉圖在著作《理想國》第七章中描述了一個人類心靈的洞穴,他指出人一生下來時,他們的認知便掉進這個洞穴裡,手腳被捆綁著無法動彈,知覺也隨著被侷限在這個身體的洞穴裡面,他們眼前看到的是洞壁、背後是個有火光的隧道,火光把人來人往的活動映射在洞壁上,人們以為洞壁上晃動的影像是真實的,柏拉圖形容這就是人類意識認知的世界,我們稱這種現象為「柏拉圖洞穴」,蘇珊.桑塔格在著作《論攝影》(On Photography)開頭第一句便直言地說道:人類無可救贖地留在柏拉圖洞穴裡,老習慣未改,依然在並非真實本身而僅是真實的影像中陶醉(Sontag, Susan. 2010:27)。這些哲人的談話一直在不停的闡釋人們生活在自己所建立起來的影像與聲音世界裡,而這些影像與聲音卻來自生活四周圍的千百種現象,經過集體的、區域的、習性的以及個人的揀選,大量存進腦海中,凝聚成一套個人認知的公式,套在個人自我身上,自己告訴自己「我是誰」以及「我們是誰」。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