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別專題 〉 曲終人不散,幕落韻猶存

曲終人不散,幕落韻猶存

雨彤藝文中心藝文聯歡會記實

作者:嚴寒

彤藝文中心於今年(2025)2月28日下午2:00展開《向大師致敬藝文聯歡會》,原預定30個座位,結果當天光臨的來賓超過45位,場地爆滿,座無虛席之外,還有許多位全場站立隨著歌聲沉醉。聯歡節目在眾人矚目與期盼中開場,在歡樂聲中圓滿落幕,會後藝文界來賓大家愉快歡聚,舉杯暢飲,很多久未碰面的老友促膝而談,平素在臉書認識的新朋友得償機緣互相攀談傾述,大家難得經過藝文中心安排的民歌演唱,在歡暢的歌聲現場個個隨著旋律滑進許多浪漫、懷念的往日時光,許多舊時的金燦歲月,在節奏與歌詞中一一浮現,聆聽者的眼睛閃爍著晶瑩的光芒,沉入逝去的珍貴故事,經由歌手唱出來的上海時代曲、西部民謠、鄉村歌曲、電影插曲、輕搖滾歌曲、歌手創作民歌、台語老歌等懷念的旋律,也逐步地引領著台下的來賓們走進童年成長時代,那許多膾炙人口、熟悉而溫馨的歌詞意境中,往事如煙,快樂時光宛如鏡花水月般在吉他伴奏的悅耳聲中穿插滑翔,百年來這許多作曲家、作詞家、演唱家們的心血伴著我們長大,在我們艱辛邁步向前的步履中飛舞翱翔,這是一個短暫而溫馨的下午時刻。

向百年來的大師致敬
此次舉辦藝文聯歡會的目的,一是慶祝雨彤文化籌辦的《WAVES生活潮藝文誌》創刊至今榮屆7週年;一是慶祝雨彤文化設置的「藝文中心」正式開幕運作。感謝《WAVES生活潮藝文誌》創刊7年來藝文界好友們的鼎力支持,讓本刊編輯一期比一期進步,內容一期比一期精彩,如今正逢發行堂皇進入第8年,配合藝文中心修繕完成,以期發揮新時代的影音展演需求,不僅可以讓文學、藝術、音樂、學術等活動更臻完善,還能讓各種聚會、活動、演出、創意發表、展演活動有一個舞台、燈光、音響、投影器材完備的場地,充分創造優質美好的氛圍,提升傳統藝文活動的品質,所有參與者均能在溫馨、友善、愉悅、雅緻的空間裡;共同創造歡暢、開懷、情感交流的難忘時光,把珍貴的時刻、美好的聲息凝凍在記憶深處,增添一點閃亮的影音時光。

這一次的聯歡會特別安排演唱助興的歌手計有民歌王子王瑞瑜、東方合唱團主唱游子陽、清韻合唱團團長張百潭、抒情歌王曾永壽,以及遊唱詩人朱介英等5位專業歌手獻唱他們各自拿手的歌曲,以娛嘉賓,個個都是專業級演出者,以出眾的彈唱技術,優美的旋律以及清越的歌聲,博得全場50對以上的眼睛注目,以及50對高高豎起的耳朵沉浸在悠揚的音樂裡陶醉。掌聲不斷,喝采連連,這是一場藝文畫時代的難得聚會。

掌聲不斷,喝采連連
民歌王子王瑞瑜演唱他的成名專輯主題曲〈春風〉、〈我依然戀你如昔〉、〈子夜徘徊〉、〈重提往事〉等歌曲,用他高昂、雄渾的嗓音呈現出來,曲曲動聽,這些歌曲每一首的是陪伴著藝文場域的知青們長大的良伴,幾乎每個台下的來賓都會唱,他們忍不住隨著旋律把滾瓜爛熟的歌詞唱和出來,顯得特別親切、溫馨。東方合唱團主唱游子陽以唱搖滾歌曲起家,最近正好推出他的新專輯《南方》,原打算請他演出新專輯的歌曲,因為這些歌需要樂團伴奏,所以他選擇以前經常在民歌餐廳、酒店演唱的西洋老歌以及大家熟知的國語老歌搭配唱出來,游子陽的重搖滾唱腔演唱西洋歌曲,感情特別濃烈,抑揚頓挫極富戲劇性,把歌曲的感情適當地陳述出來,緊緊抓住全場的脈動,個個凝神屏息諦聽,情緒入歌,博得多彩掌聲。

清韻合唱團團長張百潭是個建築設計師,對民歌興趣濃厚,素有深研,在就讀大學時便組織民歌社團,發揚民歌與民謠,目前在中部將他的民歌團體發展成極有規模的「清韻合唱團」,利用業餘時間舉辦演唱會四處義演,將獲得的款項全數捐贈慈善機構,造福社會人群,義舉受人敬仰。張百潭彈得一手好琴,歌聲悠揚嘹亮,對本土民歌、民謠知之甚詳,他的演唱更充分顯現當今大眾文化的社會風采,音樂親切,曲意深厚,是藝文界難得的欣賞機會。抒情歌王曾永壽也是民歌時代有名的作曲家,以及演唱者,他的創作曲〈趕路〉、〈暫別〉、〈後世人〉等都是膾炙人口的民歌時代創作曲,1970年代在西餐廳演唱時,更以優美的抒情男中音博得許多愛聽民歌朋友的欣賞與仰慕,最近正專心戮力進行AI作曲技術,手上擁有為數不少的作品等著發表;曾永壽也上台演唱他自己創作的歌曲,並自帶近日創作的AI背景音樂,現場演唱新歌,他富有磁性的抒情男中音,獲得現場精彩的掌聲。最後演唱的是遊唱詩人朱介英,他是民歌第一代歌手,最早以〈紙船〉、〈三月思〉、〈金縷鞋〉、〈濛濛谷之晨〉、〈蘆歌〉、〈蠱〉、〈思念你的心情依然是細雨綿綿〉等歌崛起於民歌歌壇,後來轉入唱片公司擔任幕後企劃、製作人,並輾轉在媒體〈儂儂〉、〈媽媽與寶寶〉、〈第一家庭〉、〈ENJOY〉等雜誌任職主編、藝術指導,現任《WAVES生活潮藝文誌》總編輯,也是本次聯歡會的發起人,朱介英的嗓音比較委婉細柔,因此適合演唱抒情國語老歌,又由於早期在西餐廳演唱西洋歌曲,鄉村民謠,以及台語歌曲、台灣民謠,因此他的歌路較廣,舉凡上海時代曲、香港電影插曲、西洋歌曲、輕搖滾、鄉村歌曲、西部民謠、國語老歌、台語老歌等都是他的拿手,這次演唱以西部民謠以及國語老歌為主,引領台下來賓回味小時候成長時期的甜蜜記憶。本次演唱以娛嘉賓,獲得藝文界來賓普遍的讚賞,特別記下一筆。

曲終人不散,幕落韻猶存
特別要感謝主持人阿含劇場創辦人楊依靜,妙語如珠,做為串聯台上與台下之間無縫接軌的橋樑,此次聯歡會來賓爆滿,座無虛席,感謝各位藝文朋友蒞臨參與;也感謝台上獻唱的歌手,賣力與大家同樂,由於場地限制,有許多朋友沒能參與,在此致12萬分歉意,來日方長,未來會有很多機會在此相聚,定當共翦西窗燭,待話巴山夜雨時。

回顧本次聯歡會的籌備與執行,感謝參與籌備會多位藝文人士鼎力相助,包括蕭蕭老師、郭至卿、王婷、林佳樺、郎亞玲、愛羅、文林、李黎茗、韓維、林一芯、廖艷紅等,以及歌手王瑞瑜、游子陽、張百潭、曾永壽等,在此致謝。

會後詩人古月老師臨出門拋來一句:「曲終人不散」,很快的筆者便在心中沉吟,為她接了個對子:「幕落韻猶存」,剛好做為本文的主標題。期待聯合藝文知青朋友們有更多機會,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為藝文界奉獻綿薄之力,共同為文化之路開拓一條更新、更寬、更輝煌、更燦爛的未來。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九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