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印痕 〉 空色辯證

空色辯證

看不見的真實

作者:文晏

量子力學可以成功預測出許多古典物理所無法解釋的詭譎現象,激烈地衝擊人們從古典物理培養的論證。例如:原子是靠著甚麼機制保持穩定?尤其 19世紀末,大家在對次原子粒子等原子內部組成與結構都還是很陌生,直到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約瑟夫.約翰.湯木生爵士(Sir Joseph John Thomson J. J. Thomson, 1856~1940,榮獲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現第一個次原子粒子,這粒子湯木生稱為「corpuscles」(微粒),即微小粒子的意思,後來物理界以「電子」(electron)標記這粒子。湯木生同時測量了電子的電荷與質量比值,揪出以前未知的陰極射線是由帶負電粒子,一個比原子小得多(如氫原子重量的1836分之1)且帶有固定電荷與質量的基本粒子,巧妙的實驗吹散了些許迷霧。

在電子發現之後,世界知名的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歐內斯特.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創立原子模型,1911年,拉塞福根據散射實驗研究結果,提出行星原子模型,修正湯木生1904年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葡萄乾布丁模型 ,Plum pudding model),葡萄乾布丁模型認為原子是由電子均勻分佈的帶正電物質裡所組成,如同葡萄乾散布於布丁的分佈。拉塞福原子模型證實原子中心帶正電且為大部分質量聚集處,且原子核半徑極小,電子在原子核外面像是月球環繞地球公轉般環繞著原子核做圓周運動。依據英國物理學家詹姆士.克拉克.馬克士威(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的古典電磁學詮釋,具有加速度的帶電物質會放射出電磁波,而釋出能量則墜落在原子核上;但是根據量子力學理論,原子在穩定狀態(stationary state)時不會輻射電磁波,電荷密度與電流密度並不隨時間變化,它們所給出的電磁場是不隨時間改變的靜電場與靜磁場,電子於特定軌域運行時不會輻射出電磁波的理論解釋並引導人們原子為何可以穩定存在的思考。

能量看不見
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1947, 1918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革命性的推導出電磁輻射的能量,運用能量是離散的,且僅可能是其振動頻率再乘上一個常數(普朗克常數),成功的解釋量子觀念。普朗克常數如同光速為自然基本常數,被用於定義能量的基本常數,若是有一份能量稱做能量子,這份能量子等於普朗克常數乘以電磁波輻射的頻率,普朗克關係式與原子光譜完全不能以古典物理解釋;然而馬克士威的理論中,指出電磁波的能量只與波場的能量密度有關但與頻率沒有任何關係。普朗克沒發現量子「現象」,但他以黑體輻射的光譜分佈提出能量量化的觀念,解開了能量限制與運作之謎,用嶄新的觀念推導並證實能量的量子化。

量子物理的世界被現代人發現後,幾乎顛覆了牛頓所創生的古典物理學概念,古典物理學的法則依據15世紀唯物論所衍發的「科學實證主義」基礎,咸認為只有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才能經由質量推演出來內面所蘊藏的能量作用,包括萬有引力、重量、大小、位置、與萬有引力的能動關係演算出各種動量公式。當整個社會哲學觀還被鎖在宗教哲學所掌控的觀念基礎上時,凡是無法解釋的東西,只要數諸於上帝旨意,便可不必求取答案,所以看不見的東西被認為不存在,歸類於神或造物主的威權,宿命、玄學、法術、煉金術、神話成為無法理解、看不見的世界,人們毋須去探索,因此屬於萬能的神界、魔界、結界、地獄領域等,被西方正宗的學術界所忽視。

在西方人的眼裡,存在先於理念,牛頓遇見蘋果掉落發現萬有引力,煉金術掏取金屬礦物冶煉,發現各種不同的元素;隨著實證主義概念不斷實驗,發現細菌、微生物、病毒、維生素、免疫療法等,經由解剖理解生物體的組織、器官、系統運作方法,每種新創舉,都由科學實證取得實效。而東方的聖賢、哲人們,把精神用在統計、觀察與思考上,得出一種審問、慎思、明辨的哲學觀,經由不斷的經驗主義大數據來建立東方的理學系統。東、西方的理念殊途同歸,兩者都有其不可否定的貢獻,濟世也棄世。仍然無法全然理解「生命的真實」究竟如何解釋,只確定真實依其所見,看不見、摸不著的皆是虛空。

東方哲學無神論所孕育出來的思想,與西方大異其趣,儒家關注於政治、社會、經濟與個人修為;佛家則以濟世、行善、去貪、寡慾、清心,強調四聖諦(苦、集、滅、涅槃)的方法論以平衡社會、人性的顛簸;道家強調無為、出世、洞見真實、崇虛、順應自然法則尋求生、死超克觀為宗旨。儒家入世思想走現實主義觀念,道家則偏向出世的唯心論觀點;佛家與道家在認識論上,有其相似、相印證的交集;兩家哲學的交集處以佛家經典《心經》與道家經典《道德經》為代表。很巧妙的,心經與道德經所詮釋的焦點,全都灌注在「看不見」的領域裡,這在西方以科學實證理念為主的觀點上,簡直匪夷所思。「看不見就是不真實」與「真實其實存在看不見之處」成為東西理念的分野。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四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