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印痕 〉 不協調的美妙諧音

不協調的美妙諧音

詩人、音樂家泰戈爾訪問中華民國100週年

作者:龔詩堯

民國13年──1924年4月,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孟加拉詩人和音樂家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訪問中華民國。此行受政治家、思想家梁啓超的講學社邀請,以及詩人徐志摩等積極推動,期間擔任口譯員者,包括未來華人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林徽因。

其實,這並非這幾位文化人物第一次合作邀請和接待國外著名藝文人士。早在1年前,同樣人間4月天,「浪漫主義小提琴最後王者」佛里茲.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首次訪問遠東。行程經過中華民國、韓國和日本,在多座重要城市舉行演奏會,為當時亞洲藝文界之盛事。在日本期間,出席聆聽音樂會的人士,包括:《論語與算盤》作者「近代日本經濟之父」澀澤榮一,曾任 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當時剛卸任東京市長的後藤新平,「近代日本畫先驅」竹内栖鳳,被譽為日本「小說之神」的作家志賀直哉。

因為西化較晚、國情紊亂,當時訪華的西方演奏家們,聽眾群均以外國人士為主。為促進國人接納西方文化,徐志摩撰寫文章倡議,並親訪小提琴大師下榻飯店邀請,在老師梁啓超等呼應和支持下,終於促成克萊斯勒在北平為以國人為主的聽眾,特別加演一場演奏會。這場門票不足以平衡開支的音樂會,主要贊助人之一為林長民,其女林徽因曾在教會女子學校向外國教師學會一口流利英語,甚至受美國漢學家費正清讚美:「使我們這些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都感到羨慕」,而擔任口譯員。

由此,克萊斯勒堪稱最早在華人地區為華人舉辦演奏會的世界級音樂家。音樂會現場,小提琴大師與中華民國第 3任大總統黎元洪、「中華民國憲法之父」張君勱、京劇「四大名旦」之首梅蘭芳等當時的多位名人會面交流。克萊斯勒本人記下:「我為中國人舉行專場演出。我演奏了巴赫、貝多芬和布拉姆斯的音樂。在我的演出經歷中,很少能為一個如此高雅的聽眾群體演奏」。使這位著名小品《中國花鼓》(Tambourin Chinois)的作曲者對中華文化的印象,不再局限於美國舊金山唐人街見聞。音樂會後,《晨報副刊》上轉述克萊斯勒謝詞中說:「中西文化很有接近的希望,現在西洋人都很研究中國底哲學和藝術了」。

約10年前,1913年,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以《頌歌集》(或音譯為《吉檀迦利》,(Gitanjali)成為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同一時期,中華民國「新文化運動」方興。其思潮可上溯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啓超流亡日本時創辦的《新民叢報》等刊物,以大量明白曉暢、通俗易懂的文章,支持變法維新、抨擊滿清政府、介紹西方政治體制,在文學上亦被稱為「新民體」。民國初期,更全面形成新文化運動,包括:宣揚民主與科學,白話運動,整理國故,反孔非儒思潮,引進實用主義、馬克思主義各種西方思想。

1919年五四運動之後,新文化運動一方面更廣泛開展,另一方面亦產生分化。胡適等人繼續堅持非政治化文化運動,而陳獨秀等人積極投入政治活動。這種分化亦於泰戈爾訪華過程中展現。

1924年4月2日,泰戈爾搭乘 日本客輪「熱田丸」,自新加坡啟程,12日抵達上海。亞細亞協會、中華青年會、印僑和日僑團體等派出代表在碼頭迎接,在場包括徐志摩、張君勱等人。14日,泰戈爾前往杭州遊覽西湖。23日,泰戈爾抵達南京,與中華民國政府軍寧武上將軍齊燮元會面,詩人勸將軍提倡和平,以使得東方古老文明得以保存。

之後前往北平,與末代皇帝溥儀在內的各界人士會面。5月8日,當地人士為泰戈爾舉辦生日會,贈予中文名「竺震旦」;「震旦」取自泰戈爾名「Rabindranath」之協音;「竺」取自「天竺」──印度的舊稱。猶記筆者少年時期,資訊尚不發達,對孟加拉幾無概念,國內教師、書籍均籠統稱泰戈爾為「印度詩人」。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二十四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