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編輯的話 〉 第二十二期

編輯的話

傻瓜共振意識群

資料庫裡的青蛙

朱介英
25 September 2023

近20年來網際網路崛起,以飛快的速度往知識疊加的領域前進,數位科技改變了人類數千年,甚至於數萬年以來的文明進程;史前文明是個謎,未來如果不出差錯,人類的貪婪與好鬥天性導致世界再一次毀滅之前,科技與知識結合創造出AI人工智慧,並予以無遠弗屆地發展,誰已無法預測。許多電影、小說、連續劇、卡通不乏憑空想像,製造出超乎人類想像的機器人、生化世界、時空迴路等敘事神話,成為21世紀的主流思潮,這些劇情依據最新的量子力學理論,考古工作中的許多發現且符合科學實證原則的邏輯推演,很難否定它的真實性,卻也無法眼見為憑確定它的存在。

至少目前幾個頂尖的知識網路企業夙夜匪懈地累積數位科技技術,利用數據邏輯交叉搜尋網路創造出AI人工智慧,包括互聯網、大數據、雲端統計、資料庫、程式分析、深度學習等,意圖再創造人工爬蟲腦,藉著資訊辨識與解析,以及生成式AI應用軟體,如ChatGPT、Bing、Google Bard、Jasper、YouChat、Chatsonic、Socratic等介面幫助人類思考與辯證,還有為業務行銷撰寫創意文案的Copy.AI、Rtr、為企業CEO優化行銷發展需求的INK、分享資訊管道的Perplexity等,處處顯露出超越當前人類所能及的輔助思考工具,的確成為未來一段時空開創知識無遠弗屆之門。

從樂觀面思考來看這些人工智慧裝置,的確幫助人類往更高、更遠、更深、更廣的思考空間探索,縮短有史以來資訊傳遞與思考抉擇的時間,有了這些服務介面,人們更輕易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擴大視域往宏偉的宇宙遠處探索,深挖事務深處的真實面貌,借助人工智慧的搜尋、匯集、分類、整理,建構了龐大的資料庫,這份功能,是資訊產業無與倫比的創舉。從人性來觀看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另一個面貌,讓我們輕易感受到錯綜複雜的AI網路在現實社會造成的奇特現象,又是一番與理想背道而馳的劇情上演著。

由於網際網路建構了四通八達的資訊串聯世界,所有人們想像得到的訊息都會被製造出來,不管是真是假、有沒有經過科學實證所檢驗、有沒有符合道德理念的教條約束,剛好解釋了所謂的「莫非理論」,各種訊息有正有反,有明有暗、有利有害、有清有濁、有順有逆、有黑有白、有是有非,林林總總地遍佈於數據流中,提供搜尋與應用,這些訊息經過人工智慧程式整理,構成明溝暗渠,縱橫交錯的資料網,整個資料庫就好像公元前1世紀被波斯人發明的灌溉系統「坎兒井」,分布在以伊朗高原為中心,東擴至新疆,西及摩洛哥的荒漠地帶,潛流於地下的交叉水系,成為東亞及中東人的生命泉源。以坎兒井的結構對人類文明發源地這個歐亞陸塊中心,解決了人類生存所賴的水資源,來比喻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資料庫,對訊息流解決了人類求知慾的智慧資源,頗為類似。

人類的淺薄與庸俗,就好像坎兒井底的青蛙,身處在四通八達的資訊流當中,絕大多數的人只學會利用簡單工具如智慧型手機、電腦,搜尋範圍狹窄的四周訊息便滿足了自身需求,原本企圖讓這些井底之蛙們拓開眼界,觀看廣袤的世界,增強知識,提升智慧與能力,結果反而培養出許多小眾集體取暖的社群,彼此建構出互相共鳴的訊息網域,每一小撮群體利用網路尋找共通性的快感,在虛擬的訊息流中互相認識以及互相肯定,於是一個宏觀世界,反被認知切割成許多小資訊群體構成的幾個井口聚集起來的大小範圍群體,使用網際網路每個人都被數據轉換成坎兒井中的青蛙,他們一致地認為世界只是幾個串聯起來的井口那麼大而已。19世紀由廣播、電視新媒體創造出來的20世紀大眾傳播,在短短1、20年間隨著製造業發達,轉移成為分眾傳播,再隨著媒體競爭分割成為特定群體服務的小眾傳播,緊跟著知識經濟崛起,同溫層消費者自動區隔形成消費需求,進而產生分眾傳播媒介資源,20世紀末網際網路崛起,1、20年間,資訊社群化,大眾傳播媒體苟延殘喘地在自媒體普及構成的主流下,從商業巨擘墜落到不受垂青的螻蟻,淪為政治高明騙術下的打手。網際網路以及人工智慧為文明世界製造了被稱為「傻瓜共振」的微分眾消費群。

AI人工智慧的創造者當初規劃這個創世之舉,萬萬不會想到竟然為21世紀製造了劃分眾多的井底之蛙,對AI推薦過來篩選過的訊息,不假思索地全盤接受,經過知識所變造的智慧反而輕易地把人類智能切割成一塊塊破碎分子,分子以「傻瓜共振」的訊息為中心自動聚合起來,又像許多碎片一樣,再組織構成一個個共生共存的系統聚合體,每個人只看到自己想看到、能看到的世界,於是訊息從提供思想參考的元素,變成左右能量的主體,觀點愈加偏激,思想愈加狹窄,提供聰明的騙子許多操縱空間,全世界的傻子在訊息的指使下把維持社會平衡最基礎的道德理念全部摒棄,這卻是當初發明人工智慧的科學家們始料未及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