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司馬庫司的呼喚

作者:古蒙仁

我雖熱愛寫作,但並非專業作家,更不是所謂的暢銷作家,與多產的朋友相較,自認為作品並不算多。近日為了《司馬庫司的呼喚》這本書的出版,花了點時間整理出我的著作目錄,從1976年到2022年,這46年間我一共出版了28本書,平均每1 年半就有 1本,令我頗感意外。它們在目錄上一字排開,洋洋灑灑,竟占了 2頁之多,看起來軍容壯盛,已有著作等身的架勢,令我十分欣慰,差可告慰自己半生的筆墨生涯。

其中有 5本小說, 8本散文,報導文學則有 15 本之多,占了半數以上。文學界習慣稱呼我為報導文學作家,從著作目錄的比例上看來,確是當之無愧的。但話說回來,這份目錄雖然可觀,美中不足的是現存的書籍殘缺不全,目前在市面上能找到的已寥寥無幾,又讓我感到十分愧疚。

尤其是早年出版的書,經過 40多年來的時代變遷,大部份己經絕版,出版社大多不再發行,有心的讀者想買、想看,只能到二手書店或舊書攤碰碰運氣。但書海茫茫,最後也只能望書興嘆,徒呼負負。我輩作家的嘔心瀝血之作,從此成為明日黃花,怎不令人感到氣餒。

1978至1983的 5年之間,是我創作力最旺盛的年代,也是報導文學寫作的巔峰期,陸續出版了6本專書,分別是「黑色的部落」、「失去的水平線」、「蓬萊之旅」、「天竺之旅」、「台灣社會檔案」、「台灣城鄉小調」。其中用力最深、採訪過程最艱苦的便是「黑色的部落」和「失去的水平線」。這 篇報導曾榮獲第 1、 2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類的「推薦獎」和「優等獎」,1991年更榮獲第 10屆「吳三連文藝獎」,是報導文學界公認的經典之作,也是我的代表作。

1983年這 6本書出版之後,我即赴美國讀書,2年後返台,轉換跑道到中央日報國際版主編「海外副刊」,2年之後升副總編輯兼採訪主任,10年之間都在編輯台上工作,因而離開了我所熱愛的上山下海的採訪工作,報導文學的寫作遂告一段落,改而從事靜態的散文創作。

1987至2010的7年之間,陸續又出版了「流轉」、「小樓昨夜又東風」、「天使爸爸」、「同心公園」、「虎尾溪的浮光」等8本散文集,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散文作家。作品經常在各大報的副刊發表,走的是感性與幽默的風格,遠較報導文學容易親近,因此閱讀者眾,作品甚受歡迎。

這8本散文集都由「九歌出版社」出版,而散文正是九歌的主力產品,擁有相當廣大的通路和讀者群。久之我那批「時報」出版的報導文學專輯反而乏人問津,或被書店束之高閣,逐漸被人遺忘,成為我內心中永遠的痛。因此讓早期的報導文學集重新出版,成了近年來我念茲在茲的首要目標。

去年 9月,我去時報出版公司拜訪董事長趙政珉兄,二人都是時報的老同事,聊起我們那個年代新聞界的人和事,有太多共同的記憶,因此聊得相當愉快,欲罷不能。談罷正想告辭時,他提起我早年那幾本報導文集的內容,也應該是 4、 5年級生的共同記憶。假如能夠重新整理出版,既能讓老讀者重溫台灣 7、 80年代的風貎,也可加深年輕人對鄉土的認知,應該很有意義。我一聽正中下懷,大喜過望,連忙點頭稱是,表示回去可立刻整理,交時報出版公司出版。

回家後,我立刻從書架上找出「黑色的部落」和「失去的水平線」等 6本舊作,拂去上面的塵埃,逐本、逐篇地詳閱過一遍,從近二百篇中精挑細選出 24篇,先影印下來,再花 1個月的時間,重新修改訂正。

因為事隔 40多年,與採訪當時的人事全非,時空背景迥異,今日重讀已有些不適,必須大幅度的改寫,過程相當繁瑣且勞神費力。我卻甘之如飴,因為我再度神遊了採訪過的那些地方,裡頭的人物也 ──在眼前浮現,久別重逢,倍感親切。

我將這24篇文章分門別類,依其屬性和內容,分成上、中、下 3卷,分別是「現實的邊緣」、「產業興衰」、「城鄉舊事」,主要是為了方便讀者閱讀。三卷合為一書,昔日六書的精華盡蘊涵其中,可謂集其大成,只要看完本書,己絕版的舊作便可略過不看。因此我將此書的出版,視為我投身報導文學寫作的總結,在此終可畫下一個圓滿的句點。